资阳全搜索小编 发表于 2021-5-10 08:55:12

万万没想到!安岳石刻兴盛竟然与这个著名的逃亡皇帝有...


安岳紫竹观音(汪毅 供图)
最初,安岳的石刻并不兴盛。有文献记载的石刻,可说是寥寥无几,而且也没什么名气。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安岳石刻,是刻在汉墓里的鱼鸟、人物、楼阙、异兽和神仙。据《道光安岳县志》载,安岳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石刻,是公元521年,一个叫肖伦的官员刻了一块石碑。而最为兴盛、名气也最大的石窟艺术,则可能与一位逃亡的皇帝有关。这就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李隆基。

唐玄宗画像
公元712年,李隆基当上皇帝,史称唐玄宗。唐玄宗刚当上皇帝时,政治上很有作为,他勤于政事,励精图治,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——开元盛世。后来,唐玄宗昏庸无道,朝政混乱,结果导致范阳、平卢、河东节度使安禄山与大将军史思明发动“安史之乱”。叛军攻至长安,唐玄宗带着家眷、大臣和卫兵赶紧逃到马嵬坡,途中将士们饥饿疲劳,十分愤怒,民众也是怨声载道,高喊杀死奸臣,于是卫兵蜂拥而上,杀死了唐玄宗宠信的奸臣杨国忠,其最宠爱的杨贵妃也死于非命。而远在灵武的太子李亨即位当上皇帝,是为唐肃宗。肃宗带领军队攻打叛军去了,唐玄宗李隆基则继续逃亡来到大后方四川。

唐 · 李昭道 《明皇幸蜀图》局部
随着玄宗皇帝逃到四川,大量民众以及艺术家也纷纷南逃,中国经济重心在原有南移的基础上发生了巨大变化,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。这些从北方逃来的人们由于没有地方住宿,只好栖身于寺庙。当时安岳很有名的寺庙就有教中寺、栖岩寺等。他们不仅在寺院避难,更想祈求神灵庇护,许许多多文人、艺术家拿出他们的看家本领,修建寺庙,雕琢石窟,于是安岳各地建寺造像风生水起,尤其那些在北方从事过石窟艺术的能工巧匠,又有了“用武之地”,使得安岳石刻造像空前兴盛。

安岳县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,岩体多呈台状、层状、石包状,千奇百怪、形态各异,以浅棕色和灰白色砂岩为主。砂岩多属次硬类岩石,软硬适中,具备了大规模石刻造像优势,为安岳的石刻艺人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。在风生水起的石刻造像中,佛教各宗派及佛道之间相互竞争、相互攀比,于是,佛教、道教造像互相融合,而且还有为数不少的儒、释、道三教合龛,形成了安岳石刻内容的多样化和特殊化。安岳现在保存的唐代造像区,就有卧佛镇的卧佛院,岳阳镇的圆觉洞、千佛寨、菩萨湾,鸳大镇的玄妙观,长河源镇的石锣沟、青竹寺,人和镇的云峰寺,白水乡的西禅寺等。

安岳被称为“石刻之乡”,境内共10万余尊石刻。图为全国最大的左侧全身卧佛(图片来源:四川日报)
根据现存题记,安岳石刻造像的盛期主要在盛唐至两宋末近600年期间,既有造像敦朴、线条粗犷的魏晋风骨,又有体态丰腴、雍容华贵的唐代形象;既有宋代的工细华美、又有五代的小巧玲珑;既有佛教故事,又有儒道思想。这些造像,除反映佛院世容外,也从不同角度折射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现实和世俗生活,形成了一个举世罕见的文物宝库。
来源:文化远近、方志四川 /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

A.新媒体 发表于 2021-5-11 00:11:25

关注一下

时光沙漏 发表于 2021-5-11 00:13:42

这个也只是传说

陈妖精 发表于 2021-5-11 00:17:43

没经考证

李海连 发表于 2021-5-11 03:10:50

谢分享的

小漂漂 发表于 2021-5-11 05:37:19

可惜无从考证

珍贞 发表于 2021-5-11 06:05:32

谢谢分享安岳历史。

耍一耍 发表于 2021-5-11 15:33:37

也有受那些因素影响可能
页: [1]
查看完整版本: 万万没想到!安岳石刻兴盛竟然与这个著名的逃亡皇帝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