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阳万惠达

搜索
查看: 14154|回复: 0

【本地】立秋后全国多地发布高温预警,平安入秋注意这6...

[复制链接]

940

主题

66

回帖

6540

积分

实习版主

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Rank: 25

积分
6540
发表于 2022-8-12 09:49:14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来自: 中国四川资阳
八月虽已“立秋”,但是还会出现短期的回热天气,也被称之为“秋老虎”下山。气温高,气压低,对于不少人来说,也是一个非常难熬的时期。


69b19d8fcd2b9b3142102b8810fbfdab.jpg

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



立秋后仍发布高温预警

立秋北方凉风渐至,但南方部分地区发布红色高温预警,气温达40℃以上。中国气象局已发布的高温红色预警信息发现,8月11日超191个地区发布高温红色预警。

456b5b63061413498191a85bd673c7b0.png



“秋老虎”来了,做好这6点!
1、尽量不要空腹锻炼
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体检中心主治医师卓楠在8月10日接受厦门晚报采访时表示,盛夏的余威还在,仍需提防“秋老虎”。特别是老年人要警惕心脑血管的疾病风险。
一些老人天不亮就出门锻炼,经过夜间长时间的睡眠,早晨人体失水较多、血液较黏稠,再加上天热、空腹,体内的水分蒸发较多,过早晨练容易引发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。
2、穿衣要防寒凉侵袭
立秋后,早晚比较凉快。不要穿短裤背心之类太清凉的衣服,最好随身携带薄外套或围巾披肩,防止受风。
3、空调温度不要太低
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田乃亮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,当天气闷热、空气湿度大时,室内最好开启空调,但温度不要太低,与室外的温差以8摄氏度为宜;隔几个小时要开窗通风换气,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。
4、不要睡得太晚
“秋老虎”期间,午后高温暴晒,气温仍较高,伴随着秋燥,睡眠极易受影响。如果长期熬夜会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。
5、凉席适时该撤下
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统疗法科主任朱庆军2020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提醒,入秋后,自然界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,只有聚足阳气,才能“正气存内,邪不可干”,不怕冬天里的寒邪侵袭。
我们后背上的督脉有温阳的作用,因此,养护阳气就要让后背暖一暖。睡觉还铺着凉席的,是时候应该撤下来了。在睡觉时还要关上窗户,躲避贼风侵袭人体。
6、要适当补充水分
立秋后,出现高温天气的次数依旧不少,身体水分大量蒸发,不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浓度增加。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建议每天饮水量1200毫升。
晚上睡觉前和早晨起床后应喝一杯水,半夜醒来也可适量补点水。

入秋养生,做好这几点
1、吃点丝瓜,清热润燥
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,有一种说法“秋后吃三瓜,虫草都不如它”,秋丝瓜就在其中,秋丝瓜指的是在夏季种植、秋季收获的丝瓜。
中医认为丝瓜性寒凉味甘甜,其翠绿鲜嫩,清香脆甜,具有清热润燥的作用,最为合适“秋老虎”的天气润燥清热食用。
2、喝点麦冬饮,润肺利咽
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2018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,夏末秋初,人常常会感觉心烦失眠,燥热便秘,建议可以试试煲点麦冬吃,滋阴清热,降住“秋老虎”。
取玄参10克、麦冬10克、桔梗10克、甘草3克、冰糖适量。熬水当茶饮。有滋阴清热,润肺利咽的功效。
3、红花泡脚,解乏助眠
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中医科主治医师来要水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,秋季感到疲乏的话,可用红花、当归煎水,然后加些热水来泡脚,舒筋活血效果好,入睡前泡一下,能消除疲劳,有助睡眠。
4、按足三里,强身败火
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任戴奇斌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,不少人头伏、中伏都没有被暑热击倒,但末伏时却撑不住了,主要和前段时间抵抗力透支过多,近期疏于保健有关。“足三里”是强身健体、养胃败火的黄金穴。

af34da00e34b55633f1876e337975ff4.jpg

方法:可以常揉,手握成拳,以食指第一指节的背面作为着力点,在穴位上绕圈按揉即可。
5、保证睡眠,适当锻炼
气温高,人就容易烦躁,因此更应该保证睡眠质量和时间。一般来讲,晚上11点前入睡,早晨6点左右起床较为适宜。
同时,调整心态,多进行一些修身养性的活动,适当锻炼。

(健康时报)

发表回复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